欢迎光临隽焱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贵金属 

农业农村部:2021年全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

发布时间:2022-02-07 14:24:03 关注人数:224 来源:隽焱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2022年1月20日(星期四)下午3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介绍2021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我们统计,2021年全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已经达到700多万亩,所以这个模式现在已经基本成熟。下一步,我们将在适宜品种、适宜机具、适宜除草剂等环节进一步完善提升,最大限度发挥这种模式的潜力。这是今年农业农村部在扩大大豆油料生产中主推的最主要的技术措施。我们力争今年新增面积1500万亩。

  文字实录如下:

  路透社记者:有两个问题。首先,2022年中国将扩大大豆生产,这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但是大豆和玉米主产区,农民往往会在两种作物中二选一,如何确保大豆面积增长的同时玉米种植面积不会减少,政府是否考虑转基因玉米商业化来解决相应的玉米供给问题。第二个问题关于小麦,由于小麦会感染呕吐毒素,而且雨季导致新一季的小麦晚播,能不能介绍一下今年小麦种植情况?今年的小麦产量会不会受到影响?谢谢。

  曾衍德:谢谢你的提问,第一个问题我先回答,第二个问题请种植业司潘文博司长回答。感谢你关注转基因问题。解决中国供给问题,大豆是很重要的一个品种,从转基因来讲,农业转是新一代生物育种技术的重要方面,也是发展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新技术。关于中国转基因的应用问题,我这里给你介绍三点情况。

  第一,转基因育种科学严谨。我国在农业转基因领域已经建立了一套自主研发体系和生物安全保障体系,获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产业化应用前景的抗虫耐除草剂玉米和耐除草剂大豆等新品系。

  第二,转基因品种管理严格规范。农业转基因生物通过科学、依法评价后才能获得安全证书。同时还要依据《种子法》有关规定进行品种审定和取得种子生产经营许可后,才能生产种植。

  第三,转基因品种产业化应用试点有序进行。为解决当前农业生产中面临的草地贪夜蛾和草害问题,去年我们对已获得生产应用安全证书的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和抗虫耐除草剂转基因玉米开展了产业化试点,目前看进展比较好。我们讲比较好,至少有三点可以表明:一是试点转基因品种特性优良,节本增效优势明显。转基因大豆除草效果在95%以上,可降低除草成本50%,增产12%。转基因玉米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可达95%,大幅减少了防虫成本。同时,转基因玉米籽粒中霉菌毒素的含量低,品质也好。二是试点的转基因大豆和玉米对生产环境无不良影响。种植转基因玉米减少了杀虫剂使用,促进了生物多样性。三是试点实施“统一供种、统一收购、统一技术规范”管理,定期开展巡查指导和监督检查,严防非法扩散。

  目前,我们正在对《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等四个部门规章进行修订,明确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应用的有关规定。我们将会同相关部门,继续本着尊重科学、严格监管、依法依规、确保安全的原则,稳妥有序推进转基因等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谢谢。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对你刚才提到的大豆面积增加、玉米面积会减少这个问题作个补充。大豆、玉米都是旱地作物,一个是豆科,一个是禾本科,在耕地资源丰富的条件下,两个作物年际间轮作,既利于种地养地,又有利于高产稳产,但是在耕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两个作物就有争地的矛盾,这是个现实问题也是个难题。我们为推进玉米和大豆兼容发展、协调发展,乃至于相向发展,做到鱼和熊掌兼得,现在看既要在增量上做文章,又要在耕作制度、种植模式上找办法。近几年各地进行了有益探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比如说2003年开始,我部组织开展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试点,通过改单一作物种植为高低作物搭配间种,改等行种植为大小垄种植,改作物连种为年际间的轮作,将传统的间套种技术与机械化、标准化的种植融合创新,能高效利用光温资源,充分发挥边行优势。比如说两行玉米间套四行大豆,农民讲玉米行行是边行,株株是单株,通风透光条件非常好,玉米基本不减产,增收一季大豆。比如,2021年内蒙古包头带状复合种植,平均一亩地的春玉米产量能达到802公斤,套种的春大豆产量能达到91公斤;河北藁城带状复合种植,平均1亩地的夏玉米能达到517公斤,夏大豆达到102公斤。全国的大豆平均单产水平130公斤左右。所以说玉米没有减,多收了一季大豆。

  我们统计,2021年全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已经达到700多万亩,所以这个模式现在已经基本成熟。下一步,我们将在适宜品种、适宜机具、适宜除草剂等环节进一步完善提升,最大限度发挥这种模式的潜力。这是今年农业农村部在扩大大豆油料生产中主推的最主要的技术措施。我们力争今年新增面积1500万亩。

  刚才你还提到小麦呕吐毒素的问题,也提到今年小麦产量问题。去年夏收小麦质量总体较好,小麦的质量受病虫害、收获时期的天气状况等多种因素影响。去年小麦条锈病、赤霉病防控及时,防控效果好,加之中后期天气晴好利于灌浆成熟,没有出现“烂场雨”,小麦质量整体是好的。主产区安徽一等麦的占比超过85%,市场反应也可以体现出来,加工企业收购积极性高,收购价格好。但部分沿江地区是小麦赤霉病的病窝子,也就是这些区域常年赤霉病发生比较重,主要是受当地多雨潮湿的气候影响。赤霉病发生重,呕吐毒素可能就偏多。我们监测去年这一区域赤霉病的病穗率在30%以上的面积有100万亩左右,占全国小麦面积的0.3%左右。这部分小麦基本上都是定向收购,主要用于加工工业酒精,没有进入食用环节或饲用环节。

  关于今年小麦生产,去年冬麦区发生了非常严重的秋汛,小麦播期普遍推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及时出台了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各地采取了超常规举措,全力以赴抓好秋冬种。据农情调度,冬小麦的播期虽然晚了一点,但面积基本落实了,基本保持稳定。基层同志讲,今年大部分小麦都能够足墒播种,特别是常年一些播不下去的旱地麦今年也播上了,而且出苗较好,晚播麦的地块加大了播量。今年11月份、12月份气温总体是偏高的,所以冬前的积温偏多,小麦冬前生长好于预期。

  当前的主要问题是晚播麦比例比较大,冬前的苗情长势确实弱。专家分析,小麦的生育期比较长,回旋余地很大,过去也有播期推迟的时候,只要冬前播下去了,开春后管理措施跟得上,夺取丰收还是有希望的。

  刚才曾总师讲到,今天是大寒,农谚讲“大寒三白定丰年”,大寒这一天下雪了,是个好兆头,但是还有一句话“天有不测风云”,我们要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按照中央要求,已经制定了保夏粮小麦丰收工作方案和技术预案,一开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就把力量扑下去、压下去,立足“早”字,抓好“促”字,增肥追肥、促弱转壮,防病控草促健壮,千方百计夺取今年夏粮小麦丰收,为全年粮食稳定发展赢得主动。谢谢。

(文章来源:中国网)